正文
没有给当前位置指定栏目ID

安徽大学黄大荣教授应邀来我校作《从科研布局角度探讨高校教师科研职业发展规划》专题报告

8月25日上午,安徽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黄大荣应邀来我校作《从科研布局角度探讨高校教师科研职业发展规划》的专题报告,报告在行政楼一楼东厅举行,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毛新娜主持。

黄大荣教授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,目前担任安徽省内河新能源船舶智能航行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、“动态系统的可靠控制及安全维护”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首席教授。专题报告会上,黄大荣教授以所率领团队的实践为切入点,通过团队成员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、申报科技奖项等一系列典型案例,深刻剖析了个人科研发展、学校学科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紧密联系。

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必须锚定学校发展战略,对接国家重大需求,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。黄教授在报告中着重强调,科研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产出学术成果,更在于为学校学科建设筑牢根基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。他结合自身多年科研与团队管理经验,深入探讨了团队协作在科研工作中的关键作用。团队负责人需兼具卓越科研能力、高效领导才能与长远战略眼光,既要精准把握科研方向,更要善于整合资源,为团队成员搭建成长平台。团队成员则应明确自身定位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在协同合作中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提升。

针对教师科研生涯中的核心痛点,黄教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宝贵经验。在科研方向凝练上,他建议教师结合自身兴趣与学科前沿,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,避免“广而不精”;在团队规划建设上,他提出要注重人才梯队培养,建立完善的沟通协作机制,形成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的良好科研氛围。

讲座过程中,现场教师专注聆听、认真记录,不时与黄教授进行互动交流,围绕科研项目申报、团队管理难点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大家纷纷表示,本次报告对个人使用AI辅助科研、今后的团队合作、梯队培养、项目申报及长远的科研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副校长杨钧、张银堂,人事处、教务处、科研处、研究生处、信息化管理中心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、副院长、教学秘书、科研秘书、校内培训师参加了此次报告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