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没有给当前位置指定栏目ID

杨士斌教授为新入职教师作《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》专题报告

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,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标准。8月22日,新乡学院“青蓝工程·师道永续”专题报告会在五号楼一楼报告厅举行。原校党委副书记杨士斌以《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》为题,为2025年全体新入职教师带来一场思想洗礼。

杨士斌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,师德师风修养规范要求及建设路径展开论述,结合真实案例和典型事迹,阐释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。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工程,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,必须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。作为高校教师,需从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育人智慧三个维度涵养师德师风。他强调,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石,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立身之本,作为教育工作者,要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,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榜样。

杨士斌结合师德失范案例,强调“学术红线”与“师生伦理底线”,警示青年教师引以为戒。教师必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自觉将师德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。新时代高校教师应进一步增强职业认同感,坚守道德底线,牢固树立红线意识,积极践行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教育理念。

结合教育家精神,杨士斌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。他着重指出,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精髓涵盖十二个方面: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;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;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;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;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;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。

本场报告主题鲜明、内容深刻、案例详实、启发性强,使全体新入职教师深受教育。大家纷纷表示,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,将把“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”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学实践,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书写师者荣光,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。